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楼主: hu...6@126.com

赏析《志愿军战歌》手风琴二重奏

[复制链接]
累计签到:1055 天
连续签到:1 天
[LV.10]黄金粉丝
发表于 2014-11-3 09:19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适合我们大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 天
连续签到:1 天
[LV.1]初来乍到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3 11:17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平安吉祥 发表于 2014-11-3 09:18
进行曲题材就是好听




感谢“平安吉祥”朋友支持。

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 天
连续签到:1 天
[LV.1]初来乍到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3 16:38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


         继《神采飞扬》问世之后,杨屹伴奏的又一张贴近大众、雅俗共赏的女声小合唱专辑《新中国》已经发行。
  朋友可以在网上找到有关音频资料下载欣赏。

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118 天
连续签到:3 天
[LV.10]黄金粉丝
发表于 2014-11-5 14:18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杨氏父子的,这得赞一个!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 天
连续签到:1 天
[LV.1]初来乍到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5 14:39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子 发表于 2014-11-5 14:18
杨氏父子的,这得赞一个!~



    杨氏父子手风琴演奏表现出的精神魂魄,直直地进驻我们的心灵,沁人心弦,这当然不是赞美,更不是炫耀,而是深根于我们每一位手风琴爱好者心底的崇敬。

谢谢 “学子” 朋友。

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尚未签到

发表于 2014-11-6 11:35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  这是一篇很好的乐曲推介,而专业性的乐曲分析,在手风琴各网站都是十分稀缺的;凡是用心所为的,都能与人以更多的启发,所以,好文不厌其读也。

  好多人一提到红歌或者赞美共和国的乐曲就认为是过时,其实,作为一代人或数代人的心声和代表着共和国所走过的一段艰难历程,自有其不可撼动的光辉价值所在(反之,若社会在退步,则更能彰显老曲的难以企及);曲子是一定的,但演奏者可以千千万万,演奏的方式可以是随大流,也可以是艺术创新而使得其内涵得到跃升;杨家父子的许多曲子,就是在平凡中有着与众不同的面貌,这就是艺术的厚度和生命力所在。

  也曾听到不少的将流行曲,拉得如同讨饭一般,这并不等同于原曲就是如此吧,呵呵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 天
连续签到:1 天
[LV.1]初来乍到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6 14:43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hu...6@126.com 于 2014-11-6 15:10 编辑
学友 发表于 2014-11-6 11:35
  这是一篇很好的乐曲推介,而专业性的乐曲分析,在手风琴各网站都是十分稀缺的;凡是用心所为的,都能与 ...




     拜读“学友”先生的评论,叫人倍感欣慰,您点到了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,“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才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”。

    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、拨乱反正后,社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,人们的确在物质方面有了大幅提高,然而,精神领域中的空白却逐渐显露出来。经典音乐作品是即能陶冶情操又不失趣味的艺术种类,它给予人们的是理性的娱乐,成为社会高级的文化休闲享受。作为我国近一个世纪的重要文化保存至今,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沉淀,所以,经典音乐作品(包括“五四”运动以后)的光辉价值永远也不会被削弱。

     演奏或创作一首音乐作品并不难,但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意义上的进步性与民族化则远远不够,我们要不断地学习、光大文化正能量,抵制低俗,希望有更多、更好的文娱作品涌现出来。

     说心里话,原创乐评对于自己来讲尚在尝试,文字表达既要准确,又要避免过于专业的乐理程式,自知基础底子薄,不少专业性、学术性概念难免有阐述不清或概念错误之处,还望得到您与各位朋友们帮助、指正,让我们在欣赏音乐之余,共同提高鉴赏水准。

      非常感谢您的点评与支持,很高兴认识您,祝您愉快!

..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尚未签到

发表于 2014-11-7 09:53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精彩的帖子,评论的很专业,有水平,对手风琴爱好者具有很好的帮助,看得出是手风琴专业人士,谢谢您,期待看到您继续发表精彩的文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尚未签到

发表于 2014-11-7 11:39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多谢何老师。仅仅有感而发,老师的美文毕竟与众不同;其实,论坛的文字,多属于推介、讨论或感想,所以,不一定要求很严谨、规范和专业术语的(当然,看得懂,容易理解的专业文字就更高档次了);目前,我们对有价值,有内涵,有分量的文字是很期许的;在空白的地带,有,就是好;有质量高的,就可遇而不可求了;是故老师的文字,的确应该多多益善才是。

  手风琴要走上“艺术”,与其他乐器的同行相比,是有着很长的一大段远距;要使得手风琴深入人心,形成良性的向上循环,是很需要深入、细致和拓宽范围的广度上讨论、献策、引导、传授、交流和相互之间的激励,使之现成一种浓烈的良好氛围,然后影响众多的参与者,这就是在下的一点期待吧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累计签到:1 天
连续签到:1 天
[LV.1]初来乍到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7 12:44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严 发表于 2014-11-7 09:53
精彩的帖子,评论的很专业,有水平,对手风琴爱好者具有很好的帮助,看得出是手风琴专业人士,谢谢您,期待 ...



      谢谢“老严”朋友的支持与鼓励,虽然本人专业水准还有待提高,但我会继续努力,今后只要有时间,一定再发帖,不辜负您的期望和关怀。同时期望大家一起参与,多提宝贵意见,共同提高音乐鉴赏水平。

      再次表示感谢。

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